石材资讯

石材专业门户网站

康利单宝玲:只因热爱而坚持

中国石材网 http://www.stonesm.com 日期:2016/10/8 17:54:01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朝高适的这首诗,说出了单宝玲的一些心事。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年,单宝玲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生变成能够熟练应对职场风云的公司人,帆布鞋换成高跟鞋的过程有过痛点也需要磨合,这个来自黑龙江的东北女孩对《海西石材》杂志说道,“时间在那,一切都会好的。”

个人档案
姓名:单宝玲
年龄:27岁
职业:康利石材集团业务员
石材从业经历:3年

让小我融入大家
2013年3月份,南方湿冷肆虐,单宝玲与另外七个同学拖着行李箱来到康利石材集团。面对与东北截然不同的气候与环境,这八个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们不约而同地感到一阵颤栗,“在水头,我认为遇到过的最大难题就是气候不适应和空气污染,冬天的时候是深入骨髓的冷,夏天的时候好热,很奇怪的一种热。”即使在水头生活了三年,单宝玲依旧对这种反差强烈的天气感到不适应。

单宝玲现在很孤单。三年来,当初满怀憧憬来康利就职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地走了,或是回到东北或是去其他离家更近的地方闯荡,每有一个人离开,其他同期进公司的校友都会聚在一起为对方践行,直到去年十月份,送行的队伍只剩下单宝玲一个人,她才真正地感受到只身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内心的动摇。“最后走的是一个男生,他跟我分析了不想留在福建的一些原因,我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但还是没有想走的决心。”单宝玲说,她之所以愿意坚守在福建“孤军奋战”,很大程度上是康利的“家文化”留住了自己。

2014年是单宝玲来到康利的第二年,那时她接到了一个为某楼盘建样板房的工程单,细心严谨的她为这个项目忙前忙后不断跟进,殊不知在工程回款的时候,却遭到对方扯皮赖账。刚入社会一年多的单宝玲面对这种情况又气愤又无奈,此时公司同事和上层领导及时对她伸出了援手,为追款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并最终以法律途径拿回欠款。“在康利,没有电视剧里的勾心斗角,更多的是一种浓厚的家文化氛围。工作的时候,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业务员之间也不会互相抢单;下班后,上下级之间的界限也不明显,大家会经常一起运动或者聚餐。”在陌生的城镇,康利营造的亲情氛围时常给单宝玲带来极大的感动,而吸引她留守的,还有这个平台给予她的视野。

莫愁前路无知己
“以前高中比较要好的同学一直叫我回去,大家一起创业开个小店,但我说现在还不能,我还想在这个喜欢的地方多学点东西。”单宝玲认为,想对石材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康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在这里,不止是同事间会互相学习促进,行政部也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增加专业素养。

单宝玲还有另一个身份——石材学院大营销管控培训课程的助教。去年十一月份,她参加了第一期大营销管控,由于表现出色,同年十二月被选为第二期大营销管控的助教,并获得荣誉证书。荣誉的颁发是对工作的认可,然而单宝玲却向《海西石材》杂志透露,她其实在参加培训的过程存有一份私心。

在大学时,单宝玲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本该专注于数据分析的她却对文字有一份别样的执着和热爱。“有人说市场营销不用学,毕业了就可以做,但至少我觉得市场营销这个东西不是不用学就可以去做的,这是不一样的,可能那是促销或者是导购。”在单宝玲看来,对于理论的系统学习有助于自己在思考事情时的思维发散,以及提高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现在,她计划通过石材学院对业内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调研,并整理成文,“因为我是个女生,在很多方面都有局限性,但我又不甘心在石材行业几年都只是接订单、接待客户,或卖大板,我想对一些东西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或者想法。”说到自己的计划时,面前的这个东北女孩眼神闪闪发亮。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单宝玲写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句话,她喜欢向乐于学习的人靠近,包括时下流传的一些鸡汤语录,她也常常抄录在自己的一个小本子上,在她看来,这是正能量的一个积累,“我相信,即使这一刻我没有办法加入朋友圈那些正能量的人中,但至少他们前进的脚印是我最好的指引。”

对于单宝玲而言,她现在的知己就是一直督促自己成长的康利石材集团,“我认为在康利是有发展空间的,包括客户、渠道、见识,以及互联网+的战略方向,对于趋势的把握都很准确。”谈到公司的最新动态时,单宝玲如数家珍,因为对于工作的上心,她也得到了许多负责重要事项的机会,现在的她如同一匹从北方千里奔赴南方的战马,而这匹“千里马”的伯乐,就是康利。

用思念丈量3000公里乡情
从地图上看,泉州与中国最北端的省份黑龙江有300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直线中端是秦岭——淮河这条南北方的分界线,也是单宝玲和家乡遥遥相望的分割点。

2013年,因为昂贵的机票费,单宝玲没有回家过年。南方的冬天总是姗姗来迟却又寒夜漫长,在那个大年夜里,单宝玲觉得窗外漫天炫目的烟花与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仿佛与自己无关,“那是我第一次过了十二点还没睡觉,在家十点多就睡了,哪怕是过年也没有守岁。”说到这里,单宝玲的语调渐低,时间虽然过去了两年多,但那一夜的孤独来袭恐怕给当事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像单宝玲这样散落在异地为喜欢的事业默默拼搏的人还有很多,衣锦还乡梦是用辛苦与汗水织就的,游子在外无论失意或得意,却总是报喜不报忧,这就是中国人的隐忍。单宝玲是我们挖掘到的一个采访对象,但将个体放大,她或许可以代表无数在外奋斗的年轻人,也许“北上广不相信眼泪”,但世界相信坚持的意义。

来源:海西传媒

免责声明: 1.本网内容注明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若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中国石材网,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相关处理!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APP
  微信
  客服
  TOP